以產業之“筆”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委員建言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委員建言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產業振興則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6月1日,陜西省正式施行《陜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要求加強“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建設,培育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園區,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如何以產業之“筆”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多名省政協委員表示,做好產業振興,需要科學謀劃、多方發力。
選擇產業應謹慎
柳泉口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區蔣村街道,周圍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是轄區內以發展旅游業帶動鄉村振興的示范村。
2017年,柳泉口村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駐村幫扶單位西安市委政法委的幫助下,把山坡上原本荒涼的土地發展為漫山遍野的桃花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踏青,村里建起了旅游休閑步道、民宿和農家樂,村民過上了好日子,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旅游業成了眾多鄉村發展的首選產業,但部分不具備產業基礎的村莊盲目跟風。
“產業振興一定要因地制宜,切莫邯鄲學步,人云亦云。”省政協委員、陜西江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禮說,部分村莊在發展產業時沒有詳細地思考和規劃,根據別村的亮點生搬硬套,或投入重金發展“高大上”的大工程、示范園等項目,導致產業投產后運營困難,以爛尾告終。
王文禮建議,發展鄉村產業意義重大,村干部必須在前期詳細了解和分析村子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有目標地選擇產業,制定出中長期規劃和各項困難的應對措施。要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選擇大眾喜聞樂見的產業,避免產業發展乏力和產品滯銷。
綜合實力要提升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競爭力才能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新龍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聶立渠說。
蕎麥產業是藍田縣九間房鎮峪口村及周邊村落發展的重點產業,現已形成了“種、加、銷、游”融合發展的蕎麥全產業鏈,帶動了村民共同富裕。
近年來,藍田縣為了提升蕎麥產品附加值,把蕎麥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實現其品牌化發展,先后成立了多家蕎麥加工企業,開發了蕎麥酒、蕎麥醋、蕎麥茶、蕎面饸饹等多種“蕎”字號系列產品,推動賣蕎麥向賣蕎麥衍生制成品的升級,實現了產品增值、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的目標。
聶立渠建議,企業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通過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推動產業發展升級。要提升產品質量,通過打造知名品牌和提供卓越產品和服務,增強品牌影響力、認知度。要培育龍頭企業,引進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和產前、產中、產后配套項目,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產業鏈攀升和價值鏈提升,增強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力。
人才工作需做好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徐文根是商洛市山陽縣法官鎮法官廟村有名的致富帶頭人,自2021年回鄉發展后,帶領村民深耕艾草產業,幫助大家過上了幸福日子。
今年,在村里的鼓勵下,徐文根計劃持續加大艾草產業投資力度,并將重點放在電商中心和灌溉設施建設方面。
“人才既要引進,還要培養,更要留得住。”省政協委員、榆林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趙師栓說,必須做好引才、用才和留才工作,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趙師拴建議,鄉村在利用自身優勢吸引人才的同時,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優化人才引進環境和條件,吸引更多人回鄉發展,通過多種途徑招募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增添新鮮力量。要增強基層村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做好人才及家屬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機制,讓人才愿意來、留得住。
6月1日,陜西省正式施行《陜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要求加強“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建設,培育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園區,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如何以產業之“筆”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多名省政協委員表示,做好產業振興,需要科學謀劃、多方發力。
選擇產業應謹慎
柳泉口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區蔣村街道,周圍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是轄區內以發展旅游業帶動鄉村振興的示范村。
2017年,柳泉口村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駐村幫扶單位西安市委政法委的幫助下,把山坡上原本荒涼的土地發展為漫山遍野的桃花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踏青,村里建起了旅游休閑步道、民宿和農家樂,村民過上了好日子,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旅游業成了眾多鄉村發展的首選產業,但部分不具備產業基礎的村莊盲目跟風。
“產業振興一定要因地制宜,切莫邯鄲學步,人云亦云。”省政協委員、陜西江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禮說,部分村莊在發展產業時沒有詳細地思考和規劃,根據別村的亮點生搬硬套,或投入重金發展“高大上”的大工程、示范園等項目,導致產業投產后運營困難,以爛尾告終。
王文禮建議,發展鄉村產業意義重大,村干部必須在前期詳細了解和分析村子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有目標地選擇產業,制定出中長期規劃和各項困難的應對措施。要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選擇大眾喜聞樂見的產業,避免產業發展乏力和產品滯銷。
綜合實力要提升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競爭力才能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新龍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聶立渠說。
蕎麥產業是藍田縣九間房鎮峪口村及周邊村落發展的重點產業,現已形成了“種、加、銷、游”融合發展的蕎麥全產業鏈,帶動了村民共同富裕。
近年來,藍田縣為了提升蕎麥產品附加值,把蕎麥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實現其品牌化發展,先后成立了多家蕎麥加工企業,開發了蕎麥酒、蕎麥醋、蕎麥茶、蕎面饸饹等多種“蕎”字號系列產品,推動賣蕎麥向賣蕎麥衍生制成品的升級,實現了產品增值、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的目標。
聶立渠建議,企業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通過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推動產業發展升級。要提升產品質量,通過打造知名品牌和提供卓越產品和服務,增強品牌影響力、認知度。要培育龍頭企業,引進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和產前、產中、產后配套項目,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產業鏈攀升和價值鏈提升,增強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力。
人才工作需做好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徐文根是商洛市山陽縣法官鎮法官廟村有名的致富帶頭人,自2021年回鄉發展后,帶領村民深耕艾草產業,幫助大家過上了幸福日子。
今年,在村里的鼓勵下,徐文根計劃持續加大艾草產業投資力度,并將重點放在電商中心和灌溉設施建設方面。
“人才既要引進,還要培養,更要留得住。”省政協委員、榆林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趙師栓說,必須做好引才、用才和留才工作,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趙師拴建議,鄉村在利用自身優勢吸引人才的同時,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優化人才引進環境和條件,吸引更多人回鄉發展,通過多種途徑招募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增添新鮮力量。要增強基層村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做好人才及家屬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機制,讓人才愿意來、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