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得很好!”6月28日,看完復查結果,省政協委員、陜西省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馬戰平對王友生說,要繼續配合治療,力爭早日康復。
為兌現接診時的承諾,4年多來,馬戰平先后十多次組織專家進行會診,調整治療方案,終于讓王友生擺脫了間質性肺炎帶來的折磨。
從一名普通醫生成長為中醫呼吸病醫學專家,歲月雖然改變了馬戰平的容貌,但不變的是他始終如一的執著——做一個有價值的醫者。
馬戰平出生于農民家庭。孩提時代,目睹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和親人的早逝,他萌生了長大后當一名醫生的想法。
1989年7月,馬戰平從陜西中醫藥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陜西省中醫醫院工作。多年來,帶著對鄉土熾熱的情感,他對下鄉義診、支援基層醫療服務格外上心。
王某來自合陽縣農村,因患有機化性肺炎,治療中大量使用激素藥物,導致身體出現大面積皮疹,四處求醫但病情并未得到緩解。馬戰平接診后,提出采用中醫藥治療方案,但質疑之聲接踵而至,因為用激素藥物治療是當時通行的做法。
馬戰平堅持采用中醫藥治療方案,經過半年的精心治療,患者終于痊愈。馬戰平用實踐證明了用中醫藥治療是行之有效的。
“越是‘硬骨頭’越要啃。”馬戰平說。
2022年12月,馬戰平臨危受命,擔任陜西省防治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組長,參與并主持制定了陜西省新版新冠病毒感染中醫藥防治方案。
患者身體素質差異大、年齡段分散、患病情況不同……這些都給治療方案的制定帶來了挑戰。電話征求國家方案起草者的建議,與外省專家交流診療方案,與臨床一線專家進行會商……那段時間,馬戰平和專家組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只為與病魔賽跑,找到最佳治療方案。
經過病情跟蹤、臨床數據分析,馬戰平帶領專家組遵循中醫“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知受、發則可辨”的指導原則,結合陜西的地域、氣候特點等因素,終于提出了貼合臨床實際的指導用藥意見。
2022年12月13日,在馬戰平和團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出第三版陜西省新冠病毒感染中醫藥預防方案、試行第四版治療方案,為指導全省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中醫藥防治指南。
“我要把生命扎根于推動醫學事業發展之中,用畢生所學服務患者。”馬戰平說。
多年來,針對呼吸類疑難雜癥的治療,馬戰平帶領科室先后成功申報國家級課題5項、省級課題30項,為陜西乃至全國中醫呼吸病學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醫生和政協委員,我不僅要在學術研究中力爭多出成果,還要在政協履職舞臺發出好聲音。”馬戰平說。
《關于提升醫生“掛號費”的建議》的提案,是馬戰平提交的第一份“委員作業”。他在提案中建議,將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掛號費提高為每人次50元,中醫主任醫師的掛號費提高至每人次80元。
緣何提出這件提案?他說,近年來,受收入等因素影響,很多學子不愿報考醫學類專業。長此以往,勢必會給醫學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馬戰平在實際工作中還發現,部分輕癥患者也會選擇掛專家號,導致很多重病患者無號可掛,進而耽誤了醫治。“提高專家掛號費,能對就醫患者起到分流作用,避免浪費醫療資源。”他說。
“為醫療發展獻良策,替百姓所求建真言。”為了這個目標,馬戰平表示,將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更好服務人民群眾貢獻力量。